2011年8月17日星期三

Thunderstone的介紹和感想+其他築牌遊戲的簡介

話說團中有了《戰國大名》之後,本公子一直也想購入另一副卡牌構築遊戲(我承認我對於卡牌遊戲基乎沒有任何底抗力,要怪就怪一眾CCG弄壞了本公子原本已經夠壞了的腦袋),卻堅持不買原版《Dominion》,原因有三:

《Dominion》規則太類近《戰國大名》;
《Dominion》的主題不強烈;
《Dominion》只可供4人遊玩(其實Base Set+ Intrigue也可以供6人玩。再多的話便要分成2組人玩了)。

因此我在看到《Thunderstone》時幾乎是雙眼發光。在看完規則及各方Review後,便把它抱回家了。
圖片來源:官網

遊戲名稱:Thunderstone(中譯:雷霆之石)

遊戲人數:1 - 5 (可以再增加,本團暫時最多試過6人)

遊戲時間:60分鐘

遊戲類型:美式(?)築牌遊戲

官網:http://www.alderac.com/thunderstone






卡牌介紹:

村落牌:
卡牌左上角是Gold Value(金幣值);金幣值下是Weight(重量,即裝備時所需的力量)(有的話);重量之下的圖示則是村落牌的標記。
卡牌正中的數值是Purchase Cost(購買費用);購買費用下是卡牌種類及能力框*;能力框左方的是卡牌提供的Light(光線值)(有的話);卡牌右下角的是Victory Points(VP ;勝利點數)(有的話)。
**「村落牌」如有Weapon(武器)屬性,在地城中必需裝備在有足夠力量的英雄上才會發動其能力,且一位英雄只能裝備一件武器。其他「村落牌」如Item(物品)、Food(食物)及Light(光源)則不在此限。

英雄牌:
卡牌左上角是Gold Value(金幣值)(有的話);金幣值下是Strength(力量);力量之下的圖示則是英雄牌的標記,標記上的數值是等級。
卡牌正中的數值是Purchase Cost(購買費用);購買費用下是卡牌種類及能力框*;能力框左方的是卡牌提供的Light(光線值)(有的話);卡牌左下角的是升等所需的Experience Points(XP ;經驗值)(有的話);卡牌右下角的是Victory Points(VP ;勝利點數)(有的話)。
*所有能力分為Dungeon地城能力),即只能在地城選擇發動;Village村落能力),即只村落選擇發動;Spoils(戰利品),即只能在消滅怪物選擇發動
**英雄牌也是村落牌。

怪物牌:
卡牌左上角是Gold Value(金幣值)(有的話);金幣值下的圖示則是怪物牌的標記。卡牌右上角的是怪物的Health(生命值)。
卡牌正中的是卡牌種類及能力框*;能力框左方的是卡牌提供的Light(光線值,同時也是獎勵效果,規則見下)(有的話);卡牌左下角的是打敗該怪物時提供的Experience Points(XP ;經驗值);卡牌右下角的是Victory Points(VP ;勝利點數)。

*除了怪物自身的能力外,怪物還會有Battle(戰鬥效果 ),只會在與其戰鬥時發生;Global(全場效果),即當怪物在地城出現時便會持續發生;Breach(突破效果),即怪物到達第一層時效果會發動一次
**有的怪物牌附有獎勵效果(Trophy),以圖示「R」標明。取得該牌後當其出現於手牌時不論正面負面也會強制發生。






遊戲準備:用Randomizers牌隨機抽堆8堆「Village Cards(村落牌)」及4堆「Hero Cards(英雄牌)」組成「Village(村落)」;抽出3堆「怪物牌」*洗勻,拿最底的10張加入「Thunderstone(雷霆之石)」洗勻放回牌堆底組成「Dungeon Deck(地城牌堆)」。從地城牌堆頂拿3張牌放在地城牌堆旁作「Dungeon(地城)」。最近地城牌堆的怪物為Rank 3(第3層),次近為第2層,最遠為第1層。
*抽到「Dungeon Setting(地城設置)」的話,繼續抽牌至有怪物卡為止。按地城設置的數量從Dungeon Randomizers牌中抽取相應的「地城設置牌」加到地城內。
**每當地城的怪物卡離埸時,也要把從下層的怪物推前,再從地城牌堆拿牌填滿地城最底層。任何時候地城各層也要填滿。

每位玩家拿6張「Militia(民兵)」、2張「Dagger(匕首)」、2張「Torch(火把)」及2張「Iron Rations(壓縮食物)」作為「Party Deck(團隊套牌)」,洗勻後抽6張作起手手牌。
*「民兵」、「匕首」、「火把」及「壓縮食物」又稱為「Basic Cards(基本牌)」

勝利條件:當玩家消滅怪物使雷霆之石到達第一層時該玩家便取得雷霆之石並結束遊戲;消滅不到怪物而雷霆之石到達第一層則是下家拿。遊戲結束後套牌內分數(包括雷霆之石的分數)最高者勝。
每一版也有不同的雷霆之石,玩家可以採用勝方把雷霆之石保留在套牌內的官方變種規則

每個回合中,玩家首先宣告可以進行以下動作之一:進村、進地城、休息,然後進行回合。

進村: 展示手牌,首先選擇使用手牌能力(非強制,除非特別標明),然後使用手牌的Gold Value(金幣值)在村來買東西,買來的牌會放到棄牌堆。之後可以消耗經驗值為手牌中的英雄升等,把舊的英雄消滅(Destroy,即從手上移出遊戲),把新的英雄放到棄牌堆。
*所有手牌金幣值結算被視為同時發生。因此結算使用手牌能力時,該牌需要在結算時仍然在手上才可發動效果,例如你不可以使用了一張牌的能力,再使用另一張牌的能力把已使用的牌棄掉。同理,結算金幣值時已經不在手上的牌也不會提供金幣值。
*升等時只要有足夠經驗,便可以為任何數量的英雄升等,惟一位英雄只能升1次1個等級(即不能直接由Lv1升至Lv3或更高)。

進地城:展示手牌,首先選擇使用手牌能力(非強制,除非特別標明)。宣告攻擊地城中哪一隻怪物。結算戰鬥,方法為計算自己連同光線懲罰的總攻擊力,再結算怪物的Battle Effects(戰鬥效果),並調整總攻擊力。總攻擊力與怪物Health(生命值)相同或更高則消滅該怪物,否則把怪物放到地城牌堆底。被消滅的怪物牌放到棄牌堆。之後玩家獲得Spoils(戰利品)(有的話)及經驗值。填滿地城,再結算地城內怪物的Breach(突破效果)(有的話)效果。此時再消滅所有被怪物的戰鬥效果消滅的牌。
*和進村時一樣,所有手牌攻擊力結算被視為同時發生。
**在戰鬥結束時如有英雄的力量跌至0或以下亦會在消滅被戰鬥效果消滅的牌時一同被消滅。

休息:從手上消滅一張手牌。

完成以上任一動作後結束回合。把手牌棄掉再抽6張牌。
*和一眾卡牌構築遊戲一樣,如抽光了牌庫後便把棄牌疊洗勻再繼續抽餘下要抽的牌(還有的話)。





感想:每當說到這種關於築牌遊戲的文章時,總難免要把築牌遊戲的老祖《Dominion》拿出來比較一番。

《Thunderstone》雖然沿用了《Dominion》的築牌機制,但玩起來的感覺卻是完全不同。在《Dominion》中,玩家並不需要算太多數,頂多只是留意自己餘下多少行動和金錢;可是在《Thunderstone》中,玩家卻要不停計算自己手牌的攻擊力(本公子是趁Down Time時算好),由手牌之間的互動,以至手牌和怪物間的互動,再加上光線值,雖然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卻比《Dominion》複雜得多。


《Dominion》的卡牌設計鼓勵玩家以各式組合增強手牌的可能性:用手牌取得的額外行動及金錢來取得更強更高分的卡牌;《Thunderstone》中牌的設計則傾向於卡牌間之互動:例如重武器只能裝在戰士上,魔法武器裝在布衣上會有額外加成等等,而增加可能性的組合技反而並非十分實用,因為可能性伴隨著不確定性,例如一些讓玩家抽更多牌的牌,在《Dominion》中很實用,在《Thunderstone》中卻會佔用玩家手牌位置而使玩家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攻擊力。

亦因此玩《Dominion》時玩家像在使用《魔法風雲會》中的組合型套牌:以手牌組成獲得更多資源或更有效妨礙對手的爽快連續技;玩《Thunderstone》時玩家像在使用《魔法風雲會》中的生物套牌:要用手上的資源造出最高的攻擊力消滅敵人,因此兩個遊戲帶給玩家的滿足感不大相同。

也許一定程度上是受遊戲設計所限,《Thunderstone》的擴充並不如《Dominion》般吸引。《Dominion》的擴充讓人有種「我要試這張牌」及「我要試新加的鍊金術牌」的衝動;而《Thunderstone》的擴充則似乎比較保守,頂多只是「新英雄很好」和「新怪物很強大」而已。當然,這樣的好處是不用敗家,擴充版的《Thunderstone》還是增加遊戲了變化及新鮮感,而且製作公司亦誠意十足地在擴充中加入了較好的隔板、重印的牌、膠製的經驗值指示物(原本的經驗值卡容易混進套牌中)等等羊毛出自羊身上的灌水部件,還有讓玩家參與設計卡牌,可見《Thunderstone》的擴充仍有潛力。
把4副《Thunderstone》敗回家後留影
遊戲人數方面,《Thunderstone》的官方人數上限是5人,但感覺上如果用官方設定的話5人玩時會有資源不足(初期手牌爛會很致命)及怪物不足(剛把英雄升到最高等便結束了)。如果要5至6人玩建議「村落牌」+4及「英雄牌」+2;「怪物牌」也加上一種,要再多人便依此比例再加…不過8人應該是極限了(如果買了基本版及獨立擴充的話基本牌是足夠的)。話說回來,《Thunderstone》遊玩時的Down Time理論上是比《Dominion》短,因為玩家很難在回合中使用長長的卡牌組合技,但前提當然是各人自律地在其他玩家回合算好攻擊力及金幣值,而不是到自己回合時才慢慢地計一番。

美工方面,遊戲的畫風和介面甚有奇幻風,有玩過《魔法風雲會》的玩家應該很易接受。美中不足的是卡牌介面不甚人性化,卡片上數字太多,標示也不清楚:如生命值沒用紅色表示;等級可用羅馬數字寫成;經驗值和生命值顏色太相近;物攻、魔攻及金錢在能力欄可用圖示表達等等。感覺上和《Dominion》相比需要一定時間適應。

遊戲的規則亦寫得不大好,據說原本遊戲第一版的說明書既冗長又錯漏百出。有幸此方面在遊戲重印又修訂後已見改善,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員亦常常上BGG為玩家解釋規則。雖然至今其規則仍有沙石(例如Skull Breaker一卡的Dungeon Effect應為選擇發動,在FAQ上卻說是強制發動,使本公子略感無所適從),但仍可以接受。


左圖:舊版的隔板
右圖:新版的隔板
左圖中的隔板稍為比卡牌大一點點(完全看不出來)。右圖中的隔板稍為比卡牌闊多了(拍得不好所以也看不出來>.<),注意卡牌在盒子內是橫放的。

另一個常常發生在築牌遊戲上的是卡牌存放問題。基本版的《Thunderstone》盒子裡只提供了比卡牌大一點點的卡作隔板。後來從第一個擴充版開始加入了比較大和有卡牌名稱的隔板。這個存放方式比《Dominion》的有彈性和省空間多了。暫時看來《Thunderstone》的盒子設計是一眾築牌遊戲中最好的。
左圖:可從Amazon購入的《Dominion Big Box 2010》,包含Base Set、ProsperityAlchemy
右圖:把至今《Thunderstone》的4個系列的牌放進2個擴充版較小的盒子內
雖然《Dominion》的擺放方式好像比較美觀,可是其實《Thunderstone》盒子內的牌可以任意排列,亦沒有佔用多餘的空間

綜合來說,《Thunderstone》可以說成是美式的《Dominion》,深化了主題性及遊戲機制,加強了玩家的代入感,卻一定情度地減弱了《Dominion》中爽快及易於上手的特質。實際上《Thunderstone》可被視為一個獨立於《Dominion》的遊戲:不論你是否喜歡《Dominion》,也有可能會喜歡/不喜歡《Thunderstone》。個人而言,《Thunderstone》絕對是個值得推介的、深度與趣味並存的遊戲。

不過,儘管各方面有不同,《Thunderstone》骨子裡仍然是一個築牌遊戲。在玩完數局《Thunderstone》,想換一下遊戲時,其他的築牌遊戲應該不會是最佳選擇。這點在考慮選購築牌遊戲時必需考慮。亦因此,在團中已有3副築牌遊戲的前提下,看來SOS團要跟最近推出的數副新的築牌遊戲說聲掰了。





附錄:本公子文中所述之數副新築牌遊戲之簡短介紹

Arcana:玩家扮演公會領袖僱用新成員壯大公會。有趣之處是新成員是透過拍賣取得,此外遊戲中還有Zone的概念:玩家拍賣跟前(Zone)的牌時可隱藏標價;Zone以外的則需亮出標價。因此遊戲中玩家嘴炮和估計其實蠻多的。亦是至今玩家間互動性最高的築牌遊戲之一。
官網:http://www.alderac.com/arcana

Heros of Graxia:加入了不同種族及PvP概念而一度備受注目的築牌遊戲。玩起來時感覺應該是最近似《魔法風雲會》的築牌遊戲。可惜據聞因為卡牌變化過大,卡牌互動中易出現爭拗點(《魔法風雲會》的規則其實也很長),而且要計算總戰力時很麻煩(可想成是比《Thunderstone》更繁瑣的計算,卻要像《戰國大名》般要對每位玩家算一次,節衷方法是每位玩家先算好再用指示物標示),因此評價似乎不高。
官網:http://www.heroesofgraxia.com

Nightfall:本年度云云新築牌遊戲中最受矚目的作品。既有PvP系統,亦有在其他玩家回合中發動的連鎖系統,因此玩家間互動性很強。但本公子對它的題材不大感冒。
官網:http://www.nightfallgame.com/

Resident Evil The Deck Building Game:特色是有各種Game Mode(其實《Thunderstone》也有蠻多官方變體),其中更有PvP Mode(這個可真把《Thunderstone》比下去了)。從它已推出擴充,可見其潛力及實力。缺點是打怪時怪是隨機的,亦不會預先看到所打的怪,因此比《Thunderstone》更重運氣。
官網:http://www.bandaicg.com/residentevil/

エンドブレイカー!SCG BUILD & BREAK:流程是完成任務再消滅Boss。像《Thunderstone》一樣一張卡會提供數種資源。貌似頗有趣可惜知名度不高,情報太少。日本以外入手困難(Hobby Search上有,不過我沒試過在上面訂東西)。
官網:http://www.broccoli.co.jp/eb/


(這篇網誌同時發表於SOS Blog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